特色专题
婚宴酒专题
QQ群专题
返回首页
图标
清华大学酒业高级管理研修班 -> 专题文章  -> 徐岩:白酒科学价值的“发现者”

徐岩:白酒科学价值的“发现者”

2017/5/15 15:24:10 编辑:Hb_wang 来源:清华大学酒业高级管理研修班
百度分享

徐岩

徐岩:

江南大学副校长、

江南大学酿酒科学与酶技术中心主任、

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

清华酒业班行业导师。

徐岩,先后担任第五届、第六届学科评议轻工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十三届、十四届化学科学部评议组成员,中国生物学会酶工程委员会委员,中国酒业协会白酒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酒业》杂志学术顾问,《微生物学报》等6个学术刊物编委。

徐岩

采访徐岩的想法由来以久。作为白酒专家,江南大学副校长、酿酒中心主任徐岩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国内酿酒行业的各种会议上,他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演讲总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博得与会者热烈的掌声。而作为国内的白酒科研团队的带头人,徐岩在2013年摘下了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这顶“皇冠上的明珠”,更是让人们对白酒科研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遐想。面对倍受关注的国家科技发明奖,徐岩的脚步并没有停歇,今年伊始,他就启动了“以科技推动白酒物质属性发掘” 的计划。《中国酒业》记者也在时间聆听了他对白酒科研的真知灼见。

与不少酒界技术专家一样,徐岩在校学习的是发酵,很早就接触到微生物发酵。所不同的是,早在80年代,他就开始专注于白酒方面的研究,从此站在了国内白酒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前沿。那时的江南大学还是以葡萄酒和啤酒的科研为主,而且主要集中在工艺方面。1987年,徐岩在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开始从事白酒方面的课题研究,开创了江南大学白酒科研的一片天空,从此与白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已有30多年。谈到当时的感受仍令他记忆犹新,一方面,徐岩迫切的感受到白酒科研的百废待兴;另一方面,由于白酒的传统特质,不可能依靠国际上各种现成的科研成果,一切都要以我为主,扎实推进。真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

徐岩

十四年积累,迎来历史性突破

201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江南大学徐岩教授主持的“基于风味导向的固态发酵白酒生产新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一创新成果共形成项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4项,发表论文48篇,其中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2篇;应德国Springer、英国Woodhead和美国ACS邀请,参编英文学术专著3 章;主编《酒类风味化学》专著1部。这一成果已经在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同时技术推广应用于其它9家大型白酒企业。应用企业认为“这些技术在公司的生产、技术、科研、质量保证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徐岩

国家对科研成果进行奖励早出现在1978年的科学大会,当时设立了一、二、三等奖;国家科技奖设立于上世纪90年代,低奖项为二等奖,可见国家科技奖的含金量越来越高。此前,中国酒业曾有五次获得科技进步奖项,但都在白酒以外的其他酒种,而江南大学的成果能够获得2013年发明二等奖,是白酒行业的首次。徐岩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白酒是植根于中国的产品,是中国的。发明奖不同于进步奖,进步奖主要是指技术已经存在,通过科研团队的努力,使其进一步完善与提高,产生更多的效益;而发明奖更多的在于创新,在于完整的实现全新的科研成果,这也正符合了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即鼓励更多的原创与科技发明。

此次获奖的科研成果,是立足于江南大学十四年来孜孜不倦对白酒科研不断的积累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固态白酒风味导向新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近几年在微生物领域成果的总结。“在课题设计之初,我们坚信:中国白酒是目前所有酒种中技术为复杂的一种,这种崭新的观点是此前白酒界从未认识到的”。徐岩认为: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具有充足的论据支撑——白酒的发酵成分涉及多菌种,而除黄酒外,我们已知的大多数酒种都是单一菌种。从微生物学上讲,菌种的发酵控制与干预需要成熟的技术,是具有挑战性的,而白酒却能在自然条件下实现丰富的多菌种发酵控制,无疑在微生物界具有的意义,也体现了白酒发酵工艺的复杂性。

徐岩

作为科研团队的带头人,徐岩推崇一位科技老前辈的名言:现代工业从技术角度来讲,有两点非常重要:物质定量与质量可设计。“我们此次获奖的成果之一,正是围绕白酒丰富的菌种展开,寻找其中有用的物质,减少无用成分”。徐岩表示,过去的观点认为,白酒中哪种物质是主要成分就是有用的,而此次我们转换思路,把“对风味有无贡献”作为判别有用物质的重要依据。

而围绕白酒风味物质研究的另一成果则是:去掉了白酒中影响风味导向的无用微生物成分;突破了白酒酿造过程中制曲与发酵环节整合有益风味物质的添加;并在终的组合环节贯彻了“风味贡献”主导的思路。

徐岩

风味导向,核心思想意义重大

“风味导向”的学术思想为白酒科研打开了“复杂体系发酵先抓主要矛盾”的方便之门,这一学术思想对随后的工艺环节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思路,使困扰白酒行业发展多年的诸多问题迎刃而解,是整个白酒创新的理论基础。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国际微生物界对此成果也给予高度评价。首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解析古老白酒取得重大突破;其次,通过对微生物的再发现,同白酒品质联系在一起具有事实意义;第三,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白酒的发酵机理与国际常规存在很大差异,具有难得的独创性。

徐岩

《中国酒业》杂志记者注意到,除了江南大学的科研团队,获奖名单中涵盖了白酒浓、清、酱三大主流风味的重点厂家。如此多的主力厂家参与发明成果的实践与合作,这在食品领域尚属罕见。徐岩告诉记者:现代科技需要多学科、多种手段与集成创新,这一点在这个获奖项目上有着的体现。此项发明成果之所以能够获奖,与白酒行业科研的创新机制与合作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发明成果的后两步环节,在有益物质的添加实践与组合环节的风味主导尝试中,中国酒业协会近年来积极开展的“169项目”为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此基础上,由于白酒的风味多样性特别,科研团队在浓、清、酱三大主流风味具有代表性的厂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实验,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与效果,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同时也是新兴风味物质理念的推广过程,不少厂家也因此从中受益,依靠科技创新,走在了行业的前沿。而科研团队也同时在主流香型中实现了成果的初步转化,使科研成果直接站在了更高的白酒战略高度,提升了科研成果的战略价值,这种多企业联合科研攻关的模式也值得今后加以推广。

徐岩

谈到此次以江南大学为首的科研团队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徐岩认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建国后的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曾组织了几次较大规模的白酒课题研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取得了一些成果;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白酒价格的放开,市场的因素占据了主导,白酒的科研就以分散的形式在各厂家呈现小规模的发展,但始终无法形成合力,展开战略层面的研究。作为一种复杂的微生物领域,采取较为分散的科研体制不利于成绩的取得,也由此形成了白酒行业重精神轻物质属性的现状;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在国人消费观念的重视,国家逐步组织启动白酒相关的项目,为科研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徐岩

发现到发明,白酒应回归物质属性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返回首页

相关推荐

关于9998.TV / 火爆文化 / 好酒推广 / 火爆之队 / 版权声明 / 招商服务 / 企业合作 / 友情链接 / 好酒招聘 / 联系我们 / 公示信息 /标签云集

版权所有 火爆好酒招商网-WWW.9998.TV Copy Right 2009-2019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7
火爆好酒招商网由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孙学军律师担任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073709163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注明来源,合作共赢!
本站是专业提供白酒啤酒红酒葡萄酒保健酒名酒酒类及其相关产业的网络招商平台及糖酒会招商企业名录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假酒、过期酒、劣质酒等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