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吃粽子

东方粽子,传统!法国红酒,时尚!

端午节,通常要吃粽子。有没有想过,来自东方的粽子配西方的葡萄酒会是何种滋味?古典与时尚的激情碰撞,能否产生不一样的火花?众所周知,糯米是难以消化的,最能帮助消化粽子的当属白葡萄酒,因为白葡萄酒里的酸既能开胃也能助消化。如果吃肉馅儿的粽子,可以选择浓郁的白葡萄酒和成熟单宁的红葡萄酒,豆沙馅儿一般是甜的,也建议用甜口一点的白葡萄酒来配。过端午节喝点葡萄酒不仅可以胃口舒服,而且也显得时尚。

端午节品味葡萄酒的魅力
  • 湖南端午节富者用花币酒食 贫者备鸡酒祈求安产
  • 台湾家长端午节用雄黄酒在孩童额上写“王”字
  • 从化县过端午节有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的风俗
  • 端午节苗乡人民举办芦笙会
  • 端午节屈原故里艾叶飘香家长用艾蒿给孩子洗澡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端午节赛龙舟活动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雄黄酒之说端午节雄黄酒之说端午节雄黄酒之说端午节雄黄酒之说端午节雄黄酒之说端午节雄黄酒之说